• 532阅读
  • 0回复

\\\ 戒.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发帖
1398
金钱
1822
威望
12
贡献值
44
冰毒
毒即甲基苯丙胺,又称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为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观似冰,俗称“冰毒”,吸、贩毒者也称之为“冰”。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冰毒最早由日本人发明。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者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50年代在我国叫“抗疲劳素片”,1957年麻黄草在重庆曾出现过吸食冰毒的成瘾人群。1962年,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发生过滥用的问题。后来国家禁止了去氧麻黄素的生产、销售与使用。

  冰毒属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苯丙胺药物强烈的兴奋作用使它们刚应用于临床不久就开始被滥用。从1932年起就有人为寻求感官刺激而吸食安非他明。冰毒(甲基安非他明)虽然问世较晚,但是它见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的特点使它蔓延速度极快。

    1996年11月25日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上,一致认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将逐步取代本世纪流行的鸦片、海洛因、大麻、冰毒、可卡因等常用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 
                
  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滥用者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苯丙胺使用过量会产生急性中毒,通常表现为不安、头昏、震颤、腱反射亢进、话多、易激惹、烦躁、偏执性幻觉或惊恐状态,有的会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头痛、寒战、面色苍白或发赤、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循环性脱虚;还可出现肠胃功能障碍如口干、口中有金属味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慢性中毒可造成体重减轻和精神异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出现幻觉、妄想状态,酷似偏执性精神分裂症)。同时,也会发生其他滥用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性病、爱滋病等。

  我国不生产苯丙胺类药物,也严禁在临床上使用。我国所有涉及苯丙胺类毒品的案件无一不与境外的贩毒集团有关。近几年来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公安机关破获了多起港、台毒品犯罪集团在大陆非法生产、走私和销售冰毒的案件,缴获了大量毒品、半成品及化学配剂,捣毁了设在我东南沿海省市的多个地下冰毒加工厂(点),给国际制、贩冰毒的犯罪活动以有力的打击。吸食冰毒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人体内的作用快而强,一旦断药,会出现戒断症状。用药后精神兴奋、性欲亢进,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  
K粉
2001年6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氯胺酮俗称“K”粉纳入国家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根据国家禁毒办《关于氯胺酮管理问题的通知》精神,公安部门将彻底取缔氯胺酮的非法经营市场,对非法贩卖、运输、制造、提供及走私氯胺酮等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坚决遏制其泛滥势头。
  
  “K”粉医学上称氯胺酮(Ketamine,又称KAN)。因为其物理形状呈白色粉末,故俗称“K”粉。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属于静脉全麻药品,具有一定精神依赖性潜力。
  毒品的一种,其外观为纯白色细结晶体,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内饮用,化学成分为氯胺酮,属静脉麻醉药,能兴奋心血管,吸食过量可致死。目前,我国境内的“K粉”主要来源于荷兰。
  
  氯胺酮俗称K粉,医学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剂,如果滥用至70毫克会引致中毒,200毫克会产生幻觉,吸食者会感受到温和而幻彩的世界,500毫克将出现濒死状态。
  
  氯胺酮的一般药理、毒理作用与滥用问题
  郑继旺 刘志民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 北京, 100083)
  1 氯胺酮的一般药理与毒理作用
  氯胺酮(ketamine)是苯环己哌啶(N-1-phenycyclohexy-piperidine, PCP)的衍生物,属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手术用麻醉剂。同属NMDA拮抗剂的还有PCP、MK801、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DM)和乙醇等[1]。
  氯胺酮于60年代在美国发明后,曾在越战时期作为麻醉药在野战创伤外科中广泛使用。氯胺酮可产生类精神分裂症样症状(schizophrenia-like symptoms)[2,3],这种作用在成人较突出和常见,而儿童对此反应相对较轻、 主诉较少,因此目前临床上多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基础麻醉,亦可单独使用,用于一些小手术, 或诊断检查、 全麻诱导、复合全麻以及需反复操作的强镇痛(如烧伤换药)等临床麻醉[4]。氯胺酮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肌肉途径用药,故适用于儿童麻醉。
  氯胺酮可抑制丘脑—新皮层系统,选择性地阻断痛觉,故具有镇痛的药理学作用;另一方面,氯胺酮对边缘系统呈兴奋作用,由此造成氯胺酮的一些作用特点如痛觉消失,意识模糊而不是完全丧失,浅睡眠状态,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迟钝,感觉与环境分离,呈一种意识和感觉分离状态,称为“分离性麻醉”(dissociative anesthesia);此外由于氯胺酮不但无肌肉松驰作用,反而会出现由于肌张力增加造成的肌肉强直或木僵状态,故亦称为“木僵状麻醉”(cataleptic anesthesia)[5-7]。
  氯胺酮的不良反应具有剂量相关的特点,使用剂量愈大,毒副作用愈显著[3]。其毒副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神经系统反应。表现为鲜明的梦幻觉、错觉(illusion)、分离状态或分裂症,尖叫、兴奋、烦躁不安、定向障碍、认知障碍、易激惹行为、呕吐、流涎、谵妄、中等肌张力增加和颤抖等。这些毒副作用可发生于给药后,亦可发生于术后恢复期。有时,这些不愉快的精神反应在几天或几周后仍可再现。二是心血管系统。氯胺酮可增加主动脉压、心率和心脏指数,这种作用可能同交感神经兴奋和外周儿茶酚胺再摄取受到抑制有关;氯胺酮还可增加脑血流和颅内压以及眼压。因此,心功能不全、有心血管疾病、严重高血压或伴脑出血、青光眼患者服用氯胺酮是危险的[5,6]。
  氯胺酮的临床常用剂量为静脉给药1-2 mg·kg-1;肌肉给药6-10 mg·kg-1。静脉给药后30-60 s起效, 持续10-15 min; 肌肉给药后3-8 min起效, 持续1-4 h。动物实验表明, 静脉注射氯胺酮 2.2 mg·kg-1后, 血药浓度在30 s时达30 000 ng·ml-1,10 min后降至1000 ng·ml-1。氯胺酮的分布半衰期(distribution half-life, t 1/2 α)约为 11 min, 清除半衰期(eliminate half-life, t 1/2 β)约为2.5 h,总身体清除率(total body clearance)为17 ml·kg-1·min-1。氯胺酮可透过胎盘,胎儿血浆和脑组织内的浓度,可等于甚至高于孕妇体内血药浓度。氯胺酮70%-90%在肝内代谢,尿液排泄。有研究认为某些氯胺酮代谢物是造成术后恢复期幻觉、梦境等反应的原因之一[5,6]。
  2 氯胺酮的滥用问题
  氯胺酮滥用已有近30 a的历史。1971年Siegel首先报告了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市的氯胺酮滥用病例;此后,粉剂、片剂氯胺酮陆续出现在街头毒品黑市中。溶液氯胺酮的街头黑市名称有Ket, Kit,Kat, Ketalar, Ketaject, Ketavet,K ,Kay, Jet, Super K, Super Acid,1980 Acid, Vitamine K;粉、片剂氯胺酮的名称有Green,Purple,Mauve,Special LA Coke,Super C等。滥用者为了使用方便,常将溶液氯胺酮蒸制成粉末,鼻吸或卷入香烟中吸用,通常是同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合并使用,可起到两种毒品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5,6]。Dalgarno等的调查表明,氯胺酮鼻腔内用药的常用剂量每次约1.2 g,作用持续时间约1 min[8]。研究表明,氯胺酮等NMDA受体拮抗剂具有强化效应,动物实验可产生自身给药和辨别效应[9]。对滥用者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测量的结果表明,氯胺酮的欣快效应类似于可卡因、大麻和酒精[10]。氯胺酮产生滥用的基础是“分离性幻觉”(dissociative hallucinatory)作用。氯胺酮可产生类PCP样的效用,但持续时间较PCP短[11,12](PCP是最早用于临床的一个分离麻醉药,由于在其产生麻醉作用的同时,病人伴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故临床早已停用)。
  早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病人,还是健康受试者,在服用氯胺酮后都会出现“去人格化”(deperso_ nalization)、“去真实感”(derealization)、人体形象(body imagery)改变、梦境、幻觉以及恶心、呕吐。有些梦境或幻觉是“愉悦性”的,有些则是不愉快的痛苦梦境。Rumpt及其同事发现氯胺酮幻觉的主观感受包括“乌托邦”(utopia)式的空想、“不现实”或“神秘的”等共18种主观感受。据分析,这18种感受中有6种属“愉悦感受”,8种属“不愉悦感受”,4种属“中性感受”。这些感受包括近期记忆的梦境,“流动的感情”,感觉驾驶着交通工具在太空飞翔,看到五光十色的几何图形,感到自己被施以魔法,身体溶化等[5,6]。 Stafford则将氯胺酮的作用概括为“正性”和“负性”反应两类。氯胺酮的“正性反应”包括浮漂感和分离感(floating sensation and dissociation,占87%);刺激感(stimulation,占83%);幻境(hallucinations,占78%);增加认知感或精神联系(increased cognitive or mental associations,占74%);欣快感(euphoria,占26%)。“负性反应”包括运动失调(ataxia,占100%);讲话含糊不清(slurring of speech,占70%);头昏(dizziness,占61%);精神错乱(mental confusion,占35%);过度兴奋(hyper-excitability,占26%);不愉快感觉(unpleasant imagery,占26%);视物模糊不清(blurring of vision,占17%);负性幻觉(negative hallucinations,占17%);社交能力下降(decreased sociability,占17%);焦虑(anxiety,13%);恶心(nausea,占13%);失眠(insomnia,占13%);性欲下降(decreased ***ual motivation,占9%)[5,6]。
  综上所述,氯胺酮的梦幻作用是导致滥用的基本因素。这种梦幻作用因滥用者个体精神状况和滥用场景而异,其中既有“正性”的,亦有“负性”的。总的讲,氯胺酮滥用者经历的“负性”作用较“正性”作用多。长期使用氯胺酮的效应类似于其它致幻剂如LSD。有研究表明,氯胺酮可造成记忆缺失、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病。这种毒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常取决于氯胺酮用量[2,3,7,8,13]。动物实验表明,氯胺酮等NMDA受体拮抗剂对神经细胞具有广泛的损害作用,给鼠投以氯胺酮后可使鼠脑神经细胞产生渐进性坏死[1],另有研究表明,NDMA受体拮抗剂在阿片耐受和阿片依赖中具有一定作用。氯胺酮、PCP和MK801等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在低剂量时即可抑制鼠阿片耐受和身体依赖性的形成;而某些阿片戒断症状同样可被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所抑制。但这种抑制作用具有种属差异,如只能抑制齿科动物,而不能抑制松鼠猴的阿片戒断反应[14,15]。
  近年来,随着兴奋剂(包括可卡因、甲基苯丙胺、MDMA等)、γ-羟基丁丙酯(gamma-hydroxybutyrate,GHB)和氯胺酮等与特殊的“社交”和“性环境”(***ual environments)相关的“舞会药”在欧美国家的流行,“娱乐性使用”(recreational use)氯胺酮的问题日益严重,其滥用有愈演愈烈之势。氯胺酮滥用主要是在一些通宵跳舞的娱乐场所,如狂欢舞会(The Raves)中,光顾这些场所的主要是一些青少年亚文化群体[16,17]。1999年以来,氯胺酮已经流入日本、泰国和香港地区。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除香港将氯胺酮作为一类药品管制外,其它国家作为处方药物(prescription drug)在临床上应用,并无特别管制。
摇头丸
摇头丸,又有人称它为忘我、狂喜,学名为MDMA,是德国默克药厂在1912年为寻找减肥秘方研制而成,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为苯丙胺类毒品,有较强的成瘾性。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幻觉和暴力倾向。摇头丸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食用数次后即可成瘾,过量食用会产生急性中毒。
继鸦片、度冷丁、吗啡、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在我国贩卖后,1996年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型毒品"摇头丸"的滥用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治安。其传播速度之快始料不及。服用者大多是涉足舞厅的青少年。引发的社会问题极为严重。
  摇头丸是90年代初流行于欧美,是一种致幻性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觉和暴力倾向,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未来世纪最具危险的毒品。
  "摇头丸"-亚甲基双氧甲基苯丙胺(MDMA),化学名为N,a-二甲-3,4-甲烯二氧苯乙胺(N,Dimethy1-3,4Methylenedioxyphenethyamine),C11H15O2N=193,MDMA纯品为白色粉末,属于安非他命兴奋剂,化学结构类似冰毒,俗称"X"、"E"、"摇头丸"、"亚当""的士高饼干"、"欢乐丸"、"忘我"、"快乐丸"等。种类繁多、形状和图案多达上百种。这类毒品主要以片剂形式出售,也有以胶囊丸装填形式出售。药片状中以圆形、棱形、鱼形为多数。图案有"天鹅"、"钻石"、"蝴蝶"、"苹果"、"党旗"、"三菱"、"酒杯"、"笑脸"、"太极"、"鸽子"、"奔驰"、"AI"、"CU"、"S"、"CK"、"E/D"、"RN"、"LM"、"OTC/MX"、"V"、"JJ"
许多人,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认为吸食冰毒、摇头丸只会带来短期的兴奋,而不会带给肌体和神经更多的危害。新华社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公安部禁毒局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介绍,冰毒和摇头丸属于苯丙胺类毒品。苯丙胺是一种中枢兴奋剂,苯丙胺类毒品是以苯丙胺为主要成分,在组成分子结构上以苯环为主的中枢兴奋剂。从毒品学或者从研究禁毒的角度讲,通常所说的苯丙胺类药物主要有两大代表,一是苯丙胺,二是甲基苯丙胺。苯丙胺类药物应理解为是一个“家族”,是一个“集合名词”,它表示“一类”,不是仅仅一种。“毒品”是从法律角度来研究药品的。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苯丙胺类毒品属于后一种。常见的有苯丙胺类毒品(冰毒)、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等。目前,在社会上流行贩卖、吸食的苯丙胺类毒品是冰毒和摇头丸。

    经科学实验,当口服或烟吸式服用苯丙胺类毒品时,会经常表现为毒品中毒症状,会对人的心脏和大脑损害巨大,如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急促、恶性高热、心率失常、虚脱甚至死亡。死亡的主要机制是导致心肌缺血所致恶性心率失常、心源性死亡、恶性高热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注射10-20mg/kg苯丙胺就可以引起心脏瓣膜明显坏死。
近年来,人工合成毒品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苯丙胺和它的衍生物——“摇头丸”的迅猛增长。与传统毒品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不同,这种新型毒品锁定的目标,主要是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更为不幸的是,许多青少年是毫无戒备地、甚至是半公开地将这种流行物轻松地吞食下去的。
  据公安部禁毒局缉毒处邓明处长介绍:冰毒和摇头丸是近十年来从国外流入我国的。1990年广东省破获了第一起冰毒案件;1996年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破获了第一起摇头丸走私入境案件。90年代中期以后,冰毒和摇头丸的问题在我国日趋严重,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破获了摇头丸的案件,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的娱乐场所滥用摇头丸的问题相当普遍。
  摇头丸的演变史
  传统毒品的危害,人们知之甚多,而当新型毒品现身时,我们却是一脸茫然。所以,了解新型毒品及其危害是青少年远离新型毒品的前提。要了解摇头丸,我们还得从冰毒开始谈起。
  1919年,日本化学家阿贺雄首次人工合成甲基苯丙胺,主要成分是麻黄素,其外观酷似冰糖,因此国外贩毒分子最初又把它称之为“ICE”,翻译成中文即“冰毒”。当时,科学家的初衷是为了寻找能给人类解除痛苦的良药。没有想到,由于冰毒对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产生强烈的兴奋、欣快以及致幻性作用,冰毒品戏剧性地走向了它的反面。
  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科技研究所司法鉴定室主任何颂跃医学博士介绍:传统的摇头丸,主要构成是被称之为MDMAMDA和MDEA的致幻性苯丙胺类毒品。之所以得名摇头丸,是因为人们一旦吃了这种药以后,兴奋不已,会自然而然地随着音乐剧烈地晃头晃脑,进行舞蹈跳动。目前我国禁毒缴获的摇头丸已不再是传统的摇头丸,而是混合型的摇头丸。经警方检验,贩毒分子在这种摇头丸中除了保持传统摇头丸成分外,还添加了冰毒、麻黄素、咖啡因、氯胺酮等毒品,大大加剧了它们相互的毒性作用。

  摇头丸的危害
  人们在服用了摇头丸以后会有什么感觉?“你就会非常兴奋,想喝酒,想说话,想跳舞,头就想随着音乐节奏摆啊摆……反正身体里面好像有一股热血在往外涌。”一个戒毒所服食过摇头丸的女青年这样说。那么,在这些“快乐”的背后,又潜藏着什么样的风险呢?
  上海市毒品检验中心张玉荣所长告诉记者:“假如一次使用量太多就会引起极度兴奋、胸痛、还有可能昏迷。有的时候虽然脑子很清醒,但是不能活动,不能说话,还会引起血压和体温升高,最后引起死亡。”1997年7月9日,深圳出现了第一例因服用摇头丸死亡的个案。死者是一个年仅21岁的四川女孩。她是因为头一天晚上在夜总会跳迪斯科时服食了摇头丸,回家后觉得不过瘾,又吃了一颗,最终因心力衰竭倒下了。事实残酷地印证了张玉荣所长的推断。
  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1克冰毒就能置人于死地。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性的量,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体质、健康状况差异甚大,有的人可能只吸食了0.5克的冰毒就会死亡。而我国缴获的每粒摇头丸中冰毒的含量,已达30到60毫克。何颂跃博士在研究突然死亡的吸毒者的心脏时进一步发现,死者心肌纤维已经全部断掉,就像刀切的一样,这是心肌断裂的典型表现。
  此外,冰毒和摇头丸对大脑中枢神经还会产生一种直接刺激性的损害,长期服食这一类的兴奋剂,可以造成大脑器质性的改变。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郑洪波主任有一段时间发现,该院接收不少吸苯丙胺后导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其症状达到了精神病性改变的程度,其中一些人比他们医院的精神病人的症状还要严重,出现了幻觉,妄想,或者是拿凶器来杀人、打人,破坏行为很厉害。
  2000年2月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某小区一居室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枪战。警方事后调查发现,开枪者是两名台湾人,他们不仅合伙秘密加工制造冰毒,而且本身就是冰毒吸食者。枪战发生前,两人吸食冰毒后产生了强烈幻觉,神志不清,怀疑被人监视,两人竟互相开枪对射了40余发子弹。
  由于新型毒品对中枢神经强烈的致幻作用,它导致行为失控而造成的暴力犯罪案件不断出现。同时,由于它强烈的性刺激作用,服食了摇头丸的男女青年极易发生越轨行为,引发性侵害和集体淫乱,因此,在国外摇头丸又被称之为“疯药”和“强*药”。专家指出,导致这种性幻觉和性冲动的原因是毒品损害大脑神经边缘系统的结果。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发展蔓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而导致艾滋病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元凶之一是吸毒。如今,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的性乱将成为传播艾滋病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吸食冰毒、摇头丸的人群无疑是艾滋病传播的又一大高危人群。

  青少年为何青睐摇头丸
  新型毒品贻害无尽,那么青少年为何甘愿与它们“亲密接触”呢?上海市禁毒办副主任周伟航副主任认为:这个“罪魁祸首”是好奇和无知。有的青少年觉得摇头丸根本就不是什么毒品,甚至把吸食摇头丸看成是“时尚”“有个性”。一些女孩子居然听信吸毒有助减肥、美容之类的无稽之谈而“毅然下水”。周伟航指出,交友不慎也是不少青少年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毒贩诱骗而吸毒。毒品贩子为了“以贩养吸”,往往采取花言巧语、请客吃饭、诱骗服用掺有毒品的食物方式,引诱青少年吸毒。再者,不少年轻人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缺少温暖、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紧张、高考落榜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这种精神空虚也让毒品找到了可趁之机。
  滥用新型毒品,毁灭自身,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我们想告诫青少年朋友,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远离毒品。
海洛因
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海洛因系吗啡衍生物,是通过回流加热硫本酐和吗啡而提取出来的半生物碱混合物。海洛因曾用作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4--8倍,但不良的副作用则超过其医疗价值,因而在医学上早已被禁用。
  海洛因在麻醉品走私中占主要地位。由于海洛因快速的舒适感和五倍于吗啡的作用,是吸毒者迫切需求的毒品。海洛因即二乙酰吗啡,鸦片毒品系列中最纯净的精制品,是目前我国吸毒者吸食和注射的主要毒品之一。1874年英国化学家C· 莱特在吗啡中加入冰醋酸等物质,首次提炼出镇痛效果更佳的半合成化衍生物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海洛因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盐酸海洛因易溶于水,其溶液无色透明。
  海洛因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水解为单乙酰吗啡,然后再进一步水解成吗啡而起作用。因为海洛因的水溶性、脂溶性都比吗啡大,故它在人体内吸收更快,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具有比吗啡更强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亦为吗啡的4-8倍。最初的海洛因曾被用作戒除吗啡毒瘾的药物,后来发现它同时具有比吗啡更强的药物依赖性,常用剂量连续使用两周甚至更短即可成瘾,由此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
  目前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为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第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因此世界上人们普遍称之为“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或吗啡盐类。
  三号海洛因又称为“香港石”、“棕色糖”、“白龙珠”等,是将盐酸吗啡经化学过程产生二乙酰吗啡后,再添加大量的稀释剂(如士的宁、喹咛、莨菪碱、阿斯匹林、咖啡碱等)而制成的颗粒状毒品,有时也有粉末状的,颜色从浅灰色到深灰色。三号海洛因中二乙酰吗啡和单乙酰吗啡的总含量一般为25%-45%,咖啡因含量在此30-60%,一般有掺假。
  四号海洛因是在盐酸吗啡经乙酰化反应后不对其进行稀释,而是提纯,然后经过沉淀,予以干燥。其中二乙酰吗啡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8%,纯的或高纯的四号海洛因是一种白色、无味、透明的粉末,且非常细腻以致擦在皮肤上会消失。但如果制造不好则会呈现浅黄色、粉红色、沙色或棕色的粗糙粉末甚至是颗粒状。目前国际上对毒品海洛因的鉴定只定性不定号。
  海洛因可用鼻嗅、吸食、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其中后两种方法较常见。
 据测定,海洛因对人体的毒性是吗啡的五倍以上,吸食海洛因二次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人上瘾,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海洛因的戒断症状一般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易激动、流泪、周身酸痛、失眠、起"鸡皮疙瘩"、有灼热感、呕吐、喉头梗塞、腹部及其他肌肉痉挛、失水等。还出现神经质、精神亢奋、全身性肌肉抽搐、大量发汗或发冷,男性还会出现自发性的****勃起甚至****,或二者兼而有之。
  海洛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瞳孔缩小如针孔,皮肤冷而发黑,呼吸极慢,深度昏迷,呼吸中枢麻痹,衰竭致命。海洛因吸毒者极易发生皮肤菌的感染,如脓肿、败血症破伤风、肝炎、艾滋病等,甚至会因急性中毒而死亡。
  我国海洛因来源的主要毒源地是位于老挝、泰国、缅甸三个国家接壤的“金三角”地区
麻古
麻古”系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冰毒,是一种加工后的冰毒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死亡。
  “麻古”,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 外观与摇头丸相似,其主要成分是“甲基安非他明”和“咖啡因”。公安部对送检的“麻古”检验报告显示:该种毒品均为圆型。片剂,黄连素药片大小,呈玫瑰红、浅桔红、深桔红、苹果绿,上面印有“R”、“WY”、“66”、“888”标记。此种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迷幻作用,含毒性,吸食后呈现健谈、性欲亢进等生理上的异常反应,心脏有问题的人服用后可导致休克或突然死亡。该药俗称“唠嗑药”、“抢劫药”、“** **药”,极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
新型毒品的主要种类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我国俗成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已哌啶和氯胺酮);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我国俗成摇头丸);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基丁丙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