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3阅读
  • 4回复

西藏 魂牵梦绕的地方【免费一帖游61P】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12002
金钱
713072
威望
1904
贡献值
522

1、近年来西藏越来越成为旅游热点,7、8、9三个月更是爆棚,飞机票不打折不说(成都--拉萨今年涨价为1500元,原价1200元),连加班机都坐得满满的。西藏航线由国航垄断,因此空姐完全有理由对旅客一脸的不耐烦。





2、飞西藏的机型目前只有两种----空客340和波音757。据说在高原空气稀薄的条件下,这两种机型的推力足够大,起飞的距离较短。由于高原飞行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航班不正点是经常的事。折腾一阵后,飞机终于起飞了。空客340在万米高空飞得非常平稳,约2小时后抵达西藏贡嘎机场。





3、俯瞰机翼下的高耸的连绵雪山,感觉飞机飞得不够高似的。事实上飞机离山尖也就2000多米





4、进入雅鲁藏布江谷地以后,地势明显缓和多了





5、进入西藏境内,飞机基本上就是沿着雅鲁藏布江向西飞行。图中下方浑浊的河流正是雅江





6、贡嘎机场位于贡嘎县,就在雅江的边上,这里的土地还是相当肥沃的





7、据当地的朋友介绍,今年夏季西藏的雨水比较多,所以雅江的水显得浑浊。俺却怀疑是不是开发的过度了,造成水土流失。尽管如此,藏民还是把雅江奉若神明,不时可见江边的经幡和玛尼堆





8、机场公路的上方都拉着经幡





9、机场至拉萨的公路约100公里,大部分都是沿着雅江倚势而建。路旁江边开着灿烂的格桑花





10、机场至拉萨的路况比俺想象的要好得多,图中为曲水段。不过拉萨至机场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通车后路程缩短为50多公里





11、布宫前推销饰物的藏族小贩





12、罗布林卡门前的小贩





13 ……





14、八角街人物





15、大昭寺门前巨大的转经筒,藏族老人不停地推动着它





16、手里摇着经筒,眼睛却盯着“照相的”,只要一举起相机,马上就跟你要钱,一毛钱是打发不了了,得一块。左边这位藏族阿妈手里攥着的都是钱呐





17、转经转累了的老人们





18、国外女色友





19、藏民居,围墙上贴的都是牛粪,据说冬天可以当燃料





20、大昭寺前烟雾腾腾





21、正在祈祷的老人,不过看她的衣着还是不错的





22、在罗布林卡见到一对藏族夫妇,小憩的当儿也不忘摇摇手中的转经筒,虔诚啊





23、羊八井的孩子们,遇到游客还是一脸好奇,说“给你们照张相”,他们立马就摆出了“照相”的姿势,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呵呵呵





24、大昭寺的金顶,在夕阳余辉下透着一种庄严





25、寺庙里的转经道,每天成百上千人来来回回的蹭擦,发出幽幽的蓝光





26、青藏公路当雄段,路面相当不错,来往的车辆也不是很多,不知过了一个冬季会是什么样子。

  就在这里俺还遇见了一位孤身骑单车旅行的女孩,一问竟是深圳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仅仅带着2000块钱,瞒着父母,就从深圳一路坐火车到青海的格尔木,在格尔木买了一辆自行车,沿着青藏公路骑进了西藏,目的地是珠穆朗玛峰,近两千公里,又是高原,女孩一路上风餐露宿,脸上斑斑驳驳掉了几层皮。尽管如此,可她依然乐呵呵的,给我们讲一路上的见闻,可就是不让我们给她拍照。有点遗憾





27、青藏铁路的施工者们正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这一段好像是北京来的施工队伍,吊臂上写着“北京中铁*局”的字样。远处的山坡,感觉有点像winXP的桌面





28、水草丰沛的高原,并不是原先想象的那样不毛





29、停车休息时,藏族孩子围了过来,好奇地冲着我的镜头憨笑。我发现藏民特别是藏族孩子们,眼睛都特别的清澈,和内地人们的眼神绝然不同,西藏的朋友说:“那当然,雪水洗的嘛”。





30、雪山和经幡,这是西藏最令人难忘的景观





31、藏北草原经常可以见到赶着牦牛游牧的藏民,哪里有水草就在那里扎下帐篷

[img]http://www.52sea.com/images/upfile/2005-6/20056190461958946.jpg[/img]



[mp]http://www.5qq.cn/file/music/韩红%20-%20天路.wma[/mp]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12002
金钱
713072
威望
1904
贡献值
522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11-02
32、从那根拉山口远眺纳木措,在这里停留了10多分钟





33、纳木措附近的高原草甸,这里活跃着一种似鼠似兔的小动物,当地朋友说就叫“鼠兔”,也有人说叫“兔鼠”。小家伙机灵的很,还没等你举起相机,它就跑没影了





34、停车拍照时遇到的两位藏族妇女,不会说汉语,有点不太好意思地打着手势,估计是要钱,陪同我们的朋友给了她们几个面包就离开了





35、经常见到老外“背包客”,好像比国人更能吃苦,也不见他们有什么高原反应。饿了啃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矿泉水,而且他们的旅游也不像咱们那样“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似的





36、这群老外就在纳木措边安营扎寨,享受大自然了。而且还有人脱光了晒日光浴的





37、藏民对宗教的崇敬之情,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8、这座山头上竟挂满了藏民抛洒的哈达,把山体都遮住了





39、刻满经文的玛尼石





40、桑丹康桑峰,6590米,好像顶着皮球的海豹





41、布达拉宫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是达赖喇嘛生活的地方,这是白宫是他办公的地方。另外在西藏千万不能对达赖喇嘛直呼其名“达赖”,必须加上喇嘛二字。我在布宫随口说了一句达赖,被导游卓玛狠狠白了一眼并教训了一通。可见达赖喇嘛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不得了的





42、这时白宫内的议事大厅,达赖喇嘛离开以前召集西藏各地官员开会的地方。用卓玛的话说相当于人民大会堂。布宫内部不允许拍照





43、布宫内的酥油灯。常常见到藏民提着一暖瓶一暖瓶的酥油进宫,仔细地擦着一个又一个的酥油灯座,然后倒入酥油,点燃。





44、红宫屋角的“雪山雄狮”。好像“藏独”组织的旗帜上也画着这东西





45、卓玛介绍说,门环上系着的是五彩哈达。原来一直以为哈达就是白色的呢





46、布宫山脚下长长的转经道





47、转动经筒的藏族老人,衣着光鲜,可见藏民的生活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他们对藏传佛教的虔诚未有丝毫的改变





48、年轻的喇嘛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IC卡电话、甚至还有手机了。去年俺曾有幸在内地与小班禅喇嘛接触,发现他还有不止一部手机





49、西藏的贫富差距比内地人想象的还要大





50、藏族的年轻人丝毫不掩饰他们对内地游客装饰的羡慕之情





51、布宫里的酥油灯。布宫的门票是100元/人,出于保护的目的,每天的参观人数还有限制,好像是1000人,所以还得找熟人才得以成行





52、三个藏族姑娘。衣着很鲜艳,汉族的“福”倒也穿上了身,还一人镶了一颗金牙





53、每年的藏历7月1日,是藏传佛教的晒佛节,哲蚌寺和色拉寺都会将珍藏的巨幅佛像唐卡铺在山上晒太阳,几十万信徒涌来顶礼膜拜,场面十分壮观。当地的朋友说,这个日子从就没下过雨。说来也怪,今年的晒佛节一早,天上还飘着小雨,可7、8点钟后,果真就阳光灿烂了





54、哲蚌寺的正殿





55、哲蚌寺的喇嘛们。哲蚌寺是西藏喇嘛人数最多的寺庙,曾达到5000人之众





56、这对母女也是来瞻仰佛像的,男女老少、拖家带口的真多,有的干脆就提前一天宿在山上。拍完后这位母亲对俺比划了半天,大概意思是问能不能将照片寄给她们





57、晒佛节的现场,摩肩接踵,到处点着柏树叶,熏得眼都睁不开,藏民不点香烛,室内点酥油灯,室外点柏树叶。哲泵寺附近交通管制,只能步行,来回走了4个多小时





58、各地寺庙的喇嘛们也借机来化缘,我看藏民们给起钱来比汉民大方





59、每一个人眼中的西藏都是不尽相同的





60、离开西藏前,突然产生了恋恋不舍之情





61、当飞机跃上万米高空时,明白了,西藏,去一次是远远不够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tony 威望 +2 2005-11-02 -
级别: 新手上路
发帖
34
金钱
4312
威望
0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11-02
真的很羡慕你,我也好想和你一样拿着摄影机到西一游。
风哭了,云知道吗?风停了,云知道吗?
级别: 精灵王
发帖
958
金钱
5811
威望
138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11-02
好漂亮,如果能够去一次多好.
天好蓝、云好白。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3626
金钱
5037418
威望
1205
贡献值
572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11-02
免费旅游了一次
感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