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6阅读
  • 3回复

司考“圣经”十天提高十五分:卷一之道

楼层直达
级别: 荣誉会员
发帖
887
金钱
1200
威望
35
贡献值
3

司考“圣经”十天提高十五分:卷一之道



从春节开始复习,进入七月后已经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今年有戏!

  这种感觉倒不是盲目乐观,通过几个月看教材,听讲座,又把法规汇编通读了两遍,当时我做过一些模考题,连续几套下来,前三卷总分都在三百上下,心情总算是轻松了一些。

  可总有根神经还是紧绷着:虽说卷二、卷三基本能保证过百,但卷一却总是在90-95之间徘徊,再一想到去年卷一77分的惨败记录,就不禁捏一把冷汗。为了不重蹈覆辙,我痛下决心,在离考试还有整整30天时,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专攻卷一。

  关键的十天我是这么分配的:

  法理两天,对照大纲通读了一遍教材,按目录把大小标题中涉及的概念顺了一遍,每理解一个概念,就找出一个相关的实例,然后思考如何用法理语言来分析这个实例。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顺便为卷四积累些语言。

  法制史一天,因为自己文史方面有些基础,加上从历年真题来看,每年法制史都有一两道你把书看烂了也找不着答案的,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宪法经济法一起大约用了三天,因为有之前通读法条的基础,对这类纯法条的科目就没有更多地投入精力了,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两部分只求自保,不求拉分。只是按大纲的体系梳理了一下,对其中丢了一个来月没看过的法条加强了一下记忆。

  我在学习法制史时有一个怪现象,学的时候觉得很容易,做起题目来却总是错,在这段时间,我就是以做题为主,花了一个晚上,在几个有在线测试的网站专门做了两三百道法制史方面的习题,往往这些在线测试都有一些重复的题,就这样,当有些题与你打过五六次照面后,再也不会为难你了。

  其余的三天左右,我全部投放在三国部分,从网友的成功经验,从培训班的讲座,都提到了三国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很高”的科目。在这三天内,我把之前听过的讲座翻出来重新听了一下,把老师举的每一个大小例子都当成故事听,然后在心里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记得杨帆老师说了一个海商法的真实案例,听了以后,基本上对什么管船管货、共同海损之类的知识点,不存在任何疑问了。

  就这样用自创的方法训练了十天,十天后模考成绩中一卷得分首次过百,加上冲刺阶段一直保持着每两三天就做一份卷一的套题。到考前最后一天,我在法律教育网做了一下在线的模考,三份一卷全部过了百。这个时候,我那根绷着的神经才算是彻底放松了。

  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努力让我在今年司考的决战中,以一、二、三卷全部过百,总分398的成绩锁定胜局,其中一卷从八月中旬模考时的及格水平提高到了实战的104分,特别是三国法部分,正确率应该在80%以上。
级别: 荣誉会员
发帖
4121
金钱
5410
威望
243
贡献值
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5-22
恭喜你呵呵
级别: 荣誉会员
发帖
887
金钱
1200
威望
35
贡献值
3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5-22
这是我转的一个帖子,司考我已经过了好几年了!!
级别: 荣誉会员
发帖
1015
金钱
1887
威望
37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6-01
司考很难啊,楼主有什么心得不?
偶老姐学的就是法律,正要毕业,考这个就愁了。
什么叫三国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