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1阅读
  • 0回复

建国后生产的蒸汽机车[20P]

楼层直达
级别: 骑士
发帖
177
金钱
4080
威望
20
贡献值
1
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蒸汽机车对人类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蒸汽机车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带之而来的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然而,蒸汽机车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功臣,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爱。据说,全世界有十几个蒸汽机车博物馆,它们是博物馆家族中的宠儿。在东北的沈阳市,就有我们中国的一家蒸汽机车陈列馆。然而,它“锁在深闺人未识”,别说地方的同志,就连许多“老铁路”也未必知道它。

  沈阳铁路蒸汽机车陈列馆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苏家屯机务段北侧,馆内收藏美国、日本、前苏联、捷克、波兰、德国、中国七个国家共13台已经退休的蒸汽机车,据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蒸汽机车陈列馆。该馆1984年9月由沈阳铁路分局投资兴建,占地8000平方米,设有两条停放展览机车的线路。这里有1907年美国生产的DB1型小型蒸汽机车,是馆内展出的最古老的机车。日本川崎公司1934年制造的SL7型“亚细亚号”蒸汽机车,设计速度130公里/小时,动轮直径2米,外形呈流线型,曾用于牵引特快列车。日本当年共生产12台,现仅存这一台。这里有我国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的QJ型蒸汽机车,是建国后第一批生产的,它为中国铁路机车制造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陈列馆建成后,先后被沈阳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还被铁总命名为“铁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个陈列馆在国内、路内一直名气不大,可在国外却赫赫有名。陈列馆的参观者,80%以上是远道而来的国外游客,而且是慕名专程前来观赏的。从1984年开馆至今,这个陈列馆已先后接待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宾2.4万人次。

  这些外国游客,在观赏这些“老爷车”时,观察得非常仔细、就像欣赏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如醉如痴。有的还与这些古老的蒸汽机车合影留念。

  一些参观者回国后,在本国的新闻媒体上介绍沈阳铁路机车陈列馆,那些“老爷车”的照片也出现在海外的报纸杂志上,使沈阳铁路机车陈列馆的知名度在海外越来越高。

  筹建陈列馆的最早动意是由外国游客寻找“老爷车”引起的。

  据当年筹备陈列馆时的苏家屯机务段党委书记张林介绍:当年,他们发现,经常有一批又一批外国旅游者到机务段来看机车,其中以日本人居多。后来,他们发现日本游客一批又一批聚到苏家屯机务段。这时,他们才发觉,日本游客是冲着那台“亚细亚号”来的。这些游客中许多人是当年的“亚细亚号”车上的司机、乘务员,或是乘坐过它的人。这个机车被日本人引为骄傲,当年共建造了12台,全部用在东北,此台是仅存的一合。日本游客见了它,合影之后,又再三鞠躬,崇拜之情溢于言表。1985年,旧本一家旅行社曾和铁路部门商定,恢复“亚细亚号”,用它拉两节当年的车厢,由大连开到沈阳。300余名游客由日方组织,乘船到达大连,再由大连乘“亚细亚号”到沈阳。日本新闻媒介对此非常重视,拟从大连租用直升机从空中拍摄“亚细亚号”行驶的情形。为了这个项目,“亚细亚号”被送到长春大修,然后重新点火开了回来。但后来这个旅游项目被中止。日本游客被别的机车拉来沈阳。此事了结了,但由其引发的思考并未结束:在利用当年曾作为侵略工具的物品做旅游项目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那时,张林在接待日本游客时,曾接受过一个日本记者的采访。这个记者问:你们的年轻人现在会怎样看“亚细亚号”机车?张林回答:“亚细亚号”机车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同时,它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我们会从历史的角度来教育我们的青年。听罢此言,这个日本记者没再提问。

  和日本游客相比,欧洲的旅客多为蒸汽机车爱好者,他们像迷恋收藏、集邮一样迷恋老式蒸汽机车。当然,他们也关注本国产的蒸汽机车。当这些游客称赞这些“宝贝”如何;珍贵时,当他门说中国是“万国机车博览会”时,张林说,我不该忘记这里纪录着中国铁路发展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辽宁有一位叫孟祥棣的人告诉我们:沈阳铁路蒸汽机车陈列馆之所以在海内外被炒得很热,是因为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了一门新兴学科——产业考古学。它与文化史经济史等并行,同为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因技术革命报废的过去的工业机器和设备进行调查、记录、保存的学问。这门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英国为中心盛行起来。日本也成立了产业考古会。铁路是产业考古学研究的一个对象。

  咱们中国的产业考古学,我们想也应尽早建立起来,我们铁路也理应为中国铁路产业的考古学尽上份力量。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中国民族兴衰以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铁路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很值得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它的历史的。正是因为解放前中国长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民族工业发展迟缓,才不得不大量进口国外机车,使中国成了万国机车博览会。这段屈辱的历史,不仅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也是中国铁路产业发展史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阶段。那些”老爷车”正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我们在沈阳采访时听说,沈阳市有关部门对沈阳铁路机车陈列馆“情有独钟”,频频送来“爱”的信息,欲与铁路部门联手将“沈阳铁路机车陈列馆”这块“蛋糕”做大,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大铁路机车博物馆,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愿这个美好的消息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美好的现实。
 


    1952年7月,四方厂试制成功1台解放型蒸汽机车。它的诞生,揭开了我国蒸汽机车制造史上的新篇章。1956年10月,铁道部组织有关单位对3台解放型蒸汽机车进行技术改造,解放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曾由四方厂、大连厂和齐齐哈尔厂进行批量生产。直至1960年,该型机车停止生产,共计生产了455台。

  “解放”(代号JF)这一名称是1959年变更机车型名后,对轴式为1-4-1的"ㄇㄎ"型("天皇",MA,"米卡度")机车的统一规范名称。无论是国内新仿制的,还是从日伪和民国说什么接收来的外国进口的老ㄇㄎ型,都改称JF型,区分的标志是:车号在2101~2500号及4001号以上的是国产仿制车。



      胜利型蒸汽机车是四方厂于1956年制成的客运机车。编号从601号开始,到1959年停产为止,共计生产了151台。胜利型干线客运蒸汽机车投人运用后,使长途直达旅客列车扩大了编组,客车数量由9辆增至13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胜利”(代号SL)这一名称是1959年变更机车型名后,对轴式为2-3-1的"ㄆㄒ"型("太平洋",PF,RM)机车的统一规范名称。区分的标志是:ST型600号以上的机车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的仿制车,600号以下的主要是日伪时期的型机车。



      建设型蒸汽机车为干线货运、调车及小转用机车,是大连厂在己经初步改造的解型(代号门31)蒸汽机车的基础上进行代化改造设计开发成功的。1957年7月制成功第一台机车,并于同年9月投人批生产。其后戚墅堰厂也开始批量生产这种车。至1965年大连和戚墅堰两厂共生产型机车1071台。大同厂和二七机车车辆也生产了一部分。该型机车总共生产了16台。

  

  代号HP的和平型,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蒸汽机车。轴式为1-5-1,机车与煤水车全长26023毫米(联挂4轴煤水车)、29180毫米(联挂6轴煤水车),机车空重119.29吨,轮周功率2191.8千瓦,构造时速80公里厂小时。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于1956年制造出第一台,以后有多家工厂生产此型机车,1964年后由大同机车工厂独家生产。1966年车名改为"反帝"型,1971年定名为前进型,代号QJ,取自“革命是人类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这句名言。至1988年12月停产止,全国共生产包括和平、反帝、前进3种名称的此种机车4714台(其中9台为宽轨),接近全国制造的各种蒸汽机车总数的一半。此种机车配属全国当时的8个铁路局,共100多个机务段及路外40余个单位。



          上游(SY)型1147号蒸汽机车,唐山机车车辆工厂,1960年

  

  跃进(YJ)型124号蒸汽机车,济南机车工厂,1960年

  

  人民(RM)型1086号蒸汽机车,四方机车车辆厂,1958年

  

  前进(QJ)型蒸汽机车,大同机车厂,1988年

  

  JS建设型5003号

  中国制1960年生产长度:23.3885米,货运机车

  该车是在解放1型机车的基础上设计制造的,其主要特点是:司机阀是密封的、锅炉采用焊接式、有加煤机、风动式摇炉、自动控制给油、给水预热装置,是干线主力型货运机车。

  该车于1984年9月进馆收藏。

  

  JF6解放6型3329号

  日本造1936年生产长度:21.168米货运机车

  车于1984年9月进馆收藏,此前曾在苏家屯机务段担当开原一西丰客货牵引任务,进馆时该车刚刚退役报废。

  

  PLl颇勒1型220号

  美国造1907年生产长度:16.6米货运、调车机车

  该车是当时的主力机车,属于大型车。1984年9月进馆收藏。在陈列馆筹备期间,由专人从辽宁盘锦化工厂取回,整修后收入馆内,在盘锦化工厂期间曾担当调车机工作。

  

  GJ工建型1038号

  中国造1960年生产长度:9.735米,厂矿用调车机

  该车是1984年9月进馆收藏。该型机车是我国唐山机车车辆工厂专为地方厂矿企业调车作业生产的调车机车。到目前苏家屯机车厂仍然有一台工建型机车在担当调车工作。

  

  XK13西克13型3858号

  波兰造1959年生产长度:9.146米调车机车

  该车于1984年9月进馆收藏,此前在抚顺西山头化工厂曾担当调车工作,整修后入馆收藏。






  

  

  

  SL7胜利7型751号

  日本造1934年生产长度:25.675米,客运机车

  该号车是日本川琦重工株式会社专为中日战争生产的产品,仅生产了12台。其中有三台是日本组装后运往中国大连,还有九台是运零部件到大连机车厂组装的。为了战争的需要,这十二台机车全部在中国服役,曾在东北地区担当高级豪华客车的运输任务,包扩从新京(长春)——朝鲜斧山、新京(长春)——大连间的高级列车的牵引任务。当时称“亚西亚”号,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国人民的战利品。以后在沈阳机务段担当沈阳一长春、大石桥间的客运牵引任务。

  此车采用流线型设计,动轮直径2米,构造速度13OKM/小时,又采用了自动加煤机系统和给水予热装置。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机车。

  该车1984年9月进馆收藏,同年又由苏家屯机务段作过一次架修,陈列馆开馆时曾牵引两辆客车在馆内线路上运行,1985年又在长春机车厂做过厂修,修后单机运输到陈列馆内。该车是此种车型机车仅存的一台。

  

  SL8胜利8型815号

  日本制造1937年生产长度:24.075米,客运机车

  该车于1984年9月进馆收藏。其特点三动轴是转柱轴承,是当时干线主要机车。此前该车曾在郑州南机务段担当客运任务。

  

  JF2解放2型2525号

  日本造1929年生产长度:22.34米干线货运机车

  该车于1984年9月进馆收藏,此前曾在苏家屯机务段担当苏家屯——四平和苏家屯——大石桥间解结列车牵引任务,及苏家屯至瓦房店间的干线运输。该车是馆内收藏的唯一的一台三汽缸机车,第三传动轴是曲轴。其特点是牵引力大,适合于在坡度大的线路上运行,是干线用车。但是,检修复杂,左右汽阀给汽不一样,而且调试困难。

  

  SL5胜利5型292号

  日本造1927年生产长度:24.07米,客运机车

  该车于1984年9月进馆收藏。其特点为大轮,先轮转向架,两倒轮。该车解放后在沈阳铁路分局沈阳机务段担当沈阳一抚顺、铁岭、大石桥等地的近郊客运列车的牵引任务。

  

  FD反帝型1227号

  前苏联造1931年生产长度:29.07米,货运机车

  该车于1984年9月收入馆内收藏。此前,该车曾在武汉铁路局江岸机务段担当江岸一信阳的货运任务。50年代此类型机车曾是前苏联淘汰型机车,苏联语为:佛得(型)。捷尔仁斯基厂制造。1961年无偿援助我国。经由满州里入境配属给武汉江岸机务段。并进行了改造。首先,改造了轨距:由1.54米改为1.435米我国标准轨距;其次,汽门改在了左侧;第三,回动机(逆转机)改为拉动试。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前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协议,逼迫我国还债,此类型淘汰机车也被迫照价偿还。该机车的特点是五动轮、汽缸直径大、牵引力大,适合干线运行。